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上海青少年十项系列赛,探索人才选拔新途径

来源网址:http://zc-zh.net/

  作为上海市业余训练锻炼队伍、选拔人才的平台——2017年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十项系列赛总结表彰会日前在东方体育中心举行。上海市体育局局长徐彬强调,在“出人才”这个重要的导向之下,期待“更多人才能够在这个平台上脱颖而出。”

  历经七年,项目逐年拓展

  2017年十项系列赛从3月开赛,历时6个月,设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田径、游泳、水上、棋牌,共10个大项。全年参赛总人数为10038人,参赛总人次为24861人次,产生金牌498枚。与2011年赛事初创相比,增加了约2000人。据统计,有8个区报足了10个大项比赛;而办赛第一年,报满10项的只有3个区。

  在赛事杠杆作用下,不少区项目布局也“从无到有”,加快了优秀苗子发掘。如宝山区的排球、松江区的水上项目、嘉定区的足球……随着比赛场次增多,运动水平提高,区域间差距日渐缩小,郊区的训练水平异军突起。

  不仅是运动员,基层教练员力量也逐年提升。记者了解到,上海市基层教练员2017年增加到1098人;与五年前相比,增长幅度接近30%。而在一些特定项目例如网球、羽毛球,这一增幅达到了40%左右。表彰会上,9个代表团荣获“优秀组队奖”,19个单项取得“最快进步奖”,179名运动员、49名教练员分别被评为“最佳运动员”“最佳教练员”,足篮排三大球男女共6支队伍获评“最佳运动队”。

  上海市体育局巡视员郭蓓认为,青少年十项系列赛,对引导弥补教练员缺口有着积极的意义。她说,六七年前,上海青少年体育基层教练存在一些项目无专职教练员情况,如今赛事推动了教练员队伍建设,所带来的变化显而易见。

  重在基础,改变过早专项化

  上海市2011年创办的青少年体育十项系列赛,是“十二五”时期推出的发展青少年体育的重要举措。如今十项系列赛已成为继四年一届市运会、学生运动会后年度最重要的青少年综合性赛事,对全市业余训练、学校体育、体教结合工作进行全面检阅。

  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每个项目有3、4站分站赛。以田径为例,第一站为身体素质、专项测试;第二、三站是实战比赛,侧重于锻炼队伍;第四站总决赛也是精英赛,注重考核和选拔人才。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发现、培养、输送人才的过程。

  上海市田径协会副秘书长林民级介绍,这有助于改变青少年运动员过早专项化倾向,推动各小项的均衡发展。同时,赛事的项目设置也能针对性地起到鼓励发展强项作用,报名参加短跨赛的就超过50人,实实在在地推动了项目在基层的开展。

  无缝衔接,扩大选材成功率

  十项系列赛从诞生之初就受到市、区体育局在政策、经费上的充分保障,各协会在人力物力上给予重视。对还没进入专业体育领域的青少年选手来说,系列赛好比是一场“选秀大会”。而对将要或已经走上体育道路的小运动员,这一赛事也是一个“练兵场”。

  比赛期间,青训专家组成选材小组,与督导相结合,在赛场上发现好苗,跟踪培养, 从实战中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辅导和提高。

  通过不断调整、创新、优化,十项系列赛在组织运行、竞赛办法等方面已形成固定机制,促进了单项协会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运用信息化手段,多方宣传,赛事影响力逐步扩大。整合、完善了体、教两家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营造了青少年业余训练和体教结合的发展氛围,达到了锻炼队伍、积累经验、选拔人才的目的。

  郭蓓强调, 未来,上海将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系列赛的价值功能;进一步构建青少年十项系列赛的长效机制。

  (稿源:中国体育报 记者:平萍)